今年“五一”假期需求量大,游客数量超过疫情前同期。
数据显示,5月1日前4天,全国发送旅客达2.1亿人次,同比增长1.7%;其中,铁路旅客人数增长较快,同比增长3.8%。
5月5日晚,文化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预估。“五一”假期国内旅游人次2.3亿,同比增长119.7%,按可比口径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103.2%;国内旅游收入1132.3亿元,同比增长138.1%,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77.0%。
旅游人数激增
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今年五一假期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.67亿人次,日均5347.4万人次,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122.2%,比2019年同期增长0.3%。
根据中国铁路数据显示,5月1日全路共发送旅客1882.6万人次,同比增长9.2%,旅客列车达到11416辆,其中1624辆;全国铁路客运量1471.8万人次,同比增长11.6%;5月3日,国家铁路发送旅客1374.5万人次,同比增长3.2%。5月5日迎来返程客流高峰,预计1720万人次,预计新增旅客列车1736列。
中国民航总局网站显示,五一假期期间,全国航班数量将较近期大幅增加,预计日高峰将接近1.6万架次,单日客流量将超过200万人次。根据民航总局和中国航空公司的预测,与2020年相比,全国民航计划实施的航班总数和航班座位数将呈指数级增长。
5月1日,各大城市地铁客运也高负荷运营。广州在客流量和客流强度方面排名第一,西安和长沙则创下历史新高。
热门城市有1000多万游客
北京和上海一直是人们度假的首选地,今年五一的游客数量一如既往地多。
北京市文化旅游局5月1日报道,小长假首日,全市监测的202个旅游景区(区)共接待游客178.4万人次,同比增长3倍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3.4%;营业收入6879.9万元,同比增长1.6倍,2019年同期恢复到72.5%。
五一,北京五大景区(区)接待游客29万:王府井(600859)、南锣鼓巷(15.8万)、什刹海景区(14.3万)、北京动物园(6.3万)、颐和园(5.2万)。此外,北京郊区的乡村游也受到游客的追捧。5月1日,北京郊区乡村游接待游客50.7万人次,同比增长6.6倍;营业收入7200.1万元,同比增长7.2倍。上海文化旅游局数据显示,五一假期前三天,上海接待游客1030.31万人次。上海酒店平均入住率为73.2%,同比增长48%。
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,5月1日至5月3日,上海170个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466万人次,同比增长166%。其中,东方明珠有8.3万人;朱家角古镇10.1万人次;崇明有38.83万个世界级生态岛。开放文化旅游区共接待游客823.73万人次。其中,外滩、豫园、小陆家嘴分别接待游客140.85万人次、56.18万人次、92.65万人次,分别增长261.06%、572.85%和171.37%。
此外,携程数据显示,京、沪、穗、杭、成、Xi安、宁、渝、武、长均位列黄金周十大热门旅游城市。上海迪士尼度假区、颐和园、华山、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、八达岭长城、圆明园、拙政园、长隆野生动物世界、龙门石窟和Xi城墙都是黄金周十大热门景点。
“90后”成为旅行的主力军
携程数据显示,逐渐成为承受职场力量的“90后”,占“五一”旅行者的37%,成为旅行的绝对主力。“80后”排第二,占27%。值得注意的是,以“00后”为代表的“Z世代”在本次黄金周表现出色,占比21%,旅游消费紧跟“80后”。
对于年轻的“00后”来说,要去的景点一定是充满挑战和刺激的。当然,名胜古迹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在他们青睐的热门景点中,以险著称的华山排名第一,其次是圆明园、颐和园、拙政园,主题公园十大景点中只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。
消费增速仍低于疫情前
随着人流量的增多,酒店、景区、餐饮、航空等行业的营收有了明显的改善。从携程机票的预订情况来看,机票订单量已赶超2019年同期水平,增长23%。五一经济舱平均票价为1021元,超过2019年同期均价。去哪儿网等数据显示,三亚酒店入住率首日和次日分别为84.5%和93.5%、明显高于2019年同期的74.3%和76.8%。
不过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,尽管线下活动逐渐正常化,消费总体增速仍低于疫情前。“五一”前两日,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6.9%和5.5%,低于以往“五一”30%以上的增速。“五一”前三日,河南旅游人数和收入均超过疫情前正常水平,但人流增长明显快于消费增长;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32.5%和11.9%,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速低1.6%和26.1%。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